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活动总结

磨课活动总结

时间:2024-07-29 07:38:12
磨课活动总结

磨课活动总结

总结就是把一个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磨课活动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磨课活动总结1

参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远程研修,充满许多期待,伴随着磨课活动的深入开展,有的期待在惊喜不断中逐渐变为现实。七彩的果实在磨课中渐渐成熟,我们似乎已经闻到了沁人心腑的诱人的果实飘香。本次磨课活动,我们确定了研究问题,经历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过程。同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张真真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精彩的阅读教学课。在《钓鱼的启示》一课的课例打磨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我的语文教学思路逐渐清晰了起来。

一、不是教“启示”,是教“启示是怎么来的”

从教十八载,一直任教小学语文课程,多次教授《钓鱼的启示》一课,每一次授课,总是习惯性地把教学的重点倾向于获得的启示,即“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尽管也引领学生朗读感悟,看到学生似乎麻木的表情,看到学生的眸子中没有焕发出我想象中的获得新知澈亮,我的心也似乎凉了半截。

在本次磨课活动中,我们调整了教学思路,把教学的重点集中在父子俩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之前的心情变化。通过换词练习、对比阅读、朗读感悟、联系生活实际体悟等多种方式体味这种心情变化的自然与艰难,最后总结出“钓鱼的启示”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学生的豁然开朗与课堂表达的精彩纷呈让我们看到了调整授课思路带来的可喜变化。

我想,随着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家把焦点集中在“教什么”之后,教学理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还只是一个开始。

二、不是教“心情变化”,是教“怎么写心情变化的”

参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远程研修的重要转变之一就是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不是仅仅“教课文”,而应该是落实到“教语文”。教学《钓鱼的启示》,把教学重点集中在“把大鲈鱼放回湖中之前父子俩的心情变化”,尽管比以前有所进步,但是,这样做依然停留在了课文的文本层面,并没有走出文本。尽管学生的朗读有了起色,甚至于有的学生能读得声情并茂,可是,学生到底从中学到什么了呢?如果说,只是学到了父子俩的心情变化,这不依然是“教课文”吗?

阅读《钓鱼的启示》所在单元的“单元导读”,结合本课的文本,我们不难发现《钓鱼的启示》一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与表达效果”,具体到这篇课文中,也就是“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父子俩的心情变化”。这样一想,问题就明确了,“学习父子俩的心情变化”是表面的,而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父子俩的心情变化的方法才是较为深层次的学习。也只有这样做,才初步完成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课程”的转变。

“教什么”的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明确了,剩下的问题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了。

三、不是“教语文”,是“教语文”与“学语文”的统一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语文教学的归宿是学生的“学”,也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

具体到《钓鱼的启示》一课,学生怎样才能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父子俩的心情变化”的方法呢?这是“怎么教”的问题。我们采用换词练习、比较阅读、朗读感悟等手段学习课文的第3、4、5自然段,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和谐,教学十分流畅。如此,再回顾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变成了“运用换词练习、比较阅读、朗读感悟等手段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父子俩心情变化的方法”。这样描述的教学目标,不但做到了挖掘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学习目标,而且细化了语言文字学习目标,这也是我们本次磨课活动的第一个研究问题。

老师如此教学,一定能够达成目标吗?也就是学生一定能学会吗?有时,即使学生学会了,也需要一个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3、4、5自然段后,体会到了从“得意”到“急切”的心情变化,学会了“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接着,老师放手引导学生自学,运用“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学习课文的第7、8、9自然段,继续体会父子俩的心情变化,体味从“沮丧”到“依依不舍”的变化过程,然后引导学生畅谈感受,朗读感悟。如此以来,也就做到了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点,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也就是我们在本次磨课活动中确定的第二个研究问题。

经历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知道这是一个艰辛的教学研究过程,从研究目标的确定到课堂教学的精彩纷呈再到第三次教学设计的完美呈现,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和热情。同时,在课例打磨的过程中,我们也经历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到教学实践转变的转型,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之路向着语文教学的本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磨课活动总结2

经过一学期的打磨,我们数学组形成三种教学模式如下:

新授课模式

课堂“板块学习”分三个板块:探究新知,典例引领,运用提升。

“探究新知”板块按三步进行:

1.情景引入: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通过动手操作、看动画演示、联系实际生活等多种方式进行。

2.新知探究:要设计好探究的问题链,适当地组织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带着问题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

3.回思总结:采取“以提问促反思”的策略,从学生的“最近认知区”入手,通过不断提问、追问,使学生或质疑问难,或自我展现,或答疑解难。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知。

“典例引领”板块按六步进行:

1.典例引领:针对重难点的知识,设计典例,抛给学生自主学习。

2.合作交流: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学生展示:小组展示讨论的问题结果,并让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4.精讲点拨:教师点拨思路和做题方法。

5.知识迁移:例题变形迁移,放手让学习独立完成。

6.回思提升:学生回思知识点,总结方法思路。

“运用提升”板块按三步进行

1.题组训练:学生自主做题,然后展示成果。

2.合作交流:组长帮扶组员找错因纠错,并小组交流易错点。

3.能力提升:由有能力的同学讲解和教师点拨解决。

复习课模式

第一板块“梳理知识形成体系”分为五步:

自主回顾: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回顾探究知识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知识梳理: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条理、系统的整理,并找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合作交流: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补充不足,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课堂展示:让小组长展示本组优秀的知识网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巩固网络:针对知识网络,设置基础题目,巩固相应的知识点。

第二板块”典例引导巩固提升”分为 ……此处隐藏12942个字……镇级优质课教师,特发奖状以资鼓励。

为扎实、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快速发展,结合实际,特提出以下建议:各校校长要把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向教师讲明白,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活动;承办学校要充分准备,把自己的闪光点展示出来,以此来提高学校的品味;参加活动的教师要按时到达指定的教研地点,要按规定上交活动材料。

磨课活动总结13

语文教研组结合学校工作,在本学期进行了磨课,磨课教师是青年教师王如翠。 磨课按照:选定磨课课题—开展备课分析,编制教案---在备课组说课(磨课教师应持有稿子),集体研讨,对比研讨,二次修改教案---组织同伴观课、议课,三改教案—执教,形成终结教案---撰写磨课体会---如此反复,直至满意为止。

首先由执教教师个人精心钻研教材,潜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问题,确实把握好不讲和精讲的尺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落到实处,备出最初执教方案,各备课组老师围绕执教老师的说课进行交流,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教学重难点的体现,到教学过程每一个环节的落实都一一做出相应的预设及处理措施。

然后由执教教师按照磨课第一方案的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教研组教师分工合作,从教师的课堂引导组织、对于生成的处理方法、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分别进行关注,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执教教师上完课,教研组集中到一起共同探讨,集思广益。评课教师全面、辩证、理性、透彻地对授课教师及其课堂进行深入剖析。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分享,绽放群体智慧的光芒。评课后,教研组教师再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根据改进的方案,对课堂教学重新整理、构建,准备第二轮的磨课。第一轮的磨课意在尝试、实践与反思,有抛砖引玉的意思,第二轮的磨课旨在深化、创造与再提升。磨课的六个环节有如一条精品课的流水生产线,将教师的课堂教学打磨成“精品”,最后教研组教师共同反思总结,形成全面的过程性资料。

第一次磨课:(20xx年9月26日)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 11、新型玻璃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三)、预习交流;

(四)、合作学习;

(五)、展示交流;

(六)、拓展练笔;

(七)、反馈总结。

三、教学效果

导学案设计合理,小练笔设计新颖,板书清晰。

四、下步改进措施

课前多熟悉教材,抓住教学重难点进行组织教学。

第二次磨课(20xx年10月10日)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 12、假如没有灰尘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三)、预习交流;

(四)、合作学习;

(五)、展示交流;

(六)、拓展练笔;

(七)、反馈总结。

三、教学效果

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完成预定的教学目

标。

四、下步改进措施

多关注学困生,注重培养学生抓关键词进行理解的学习

方法。

第三次磨课:(20xx年12月5日)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 24、最后一分钟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目标;

(三)、预习交流;

(四)、合作学习;

(五)、展示交流;

(六)、拓展练笔;

(七)、反馈总结。

磨课活动总结14

为了继续探索有效的校本研修,打造联合初中教科研特色,根据该校教研工作安排,11月7日至9日,该校数学教研组第十五次开展“一课三磨”校本研修课例研究活动。

11月7日,该校数学组召开了“一课三磨”准备会,确定磨课的年级为七年级,磨课课题为“解一元一次方程(1)”,确定了课堂教学环节组、课堂提问组和前后测组的人员分工,确定了上课的教师,并开始集体备课。11月8日,数学组再次召开会议,讨论、修改教案和课件,确定了“一磨”的教案和课件。11月9日上午第二节课,卢义军老师开始在七(1)班上课。课后,课堂教学环节组就本节课的情境创设、新知的探究、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以及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每个环节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进行细致的剖析,指出存在的问题;课堂提问组就提问的有效性、提问语言的准确性、提问的形式、提问的涉及面、整节课教学语言的规范性等提出修改意见;前后测组根据学生课前、课后测试的结果,提升幅度,就教师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对学生学法指导的有效性、例题设计的科学性、重难点突破的技巧等提出修改意见。全程回放录像,逐一评议。全体成员再根据各组提出的意见,修改教案、课件和教学方法。下午第二节,赵呈意老师在七(3)再次上课。“二磨”之后的课堂环节更为紧凑,教学思路清晰简洁,教学效果更为显著。课后,磨课组成员进行第三次磨课,最终“磨”成一套符合该校实际教学的教案和课件。

“一课三磨”教研活动,集中了该校数学教师的集体智慧,提升了他们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体现了教研为实际教学服务的务实的教研理念;“一课三磨”活动也是该校正在积极探索的校本研修的活动形式,体现了该校正在努力打造自己的校本研修特色。

磨课活动总结15

今年暑假,当我刚听说“磨课”一词时,我感到很纳闷,什么是磨课?课怎样去磨?一直是我感到困惑的问题。后来,我阅读了有关文件,听了联校有关领导的报告时,我才茅塞顿开。“磨课”就是用心思考,深入研究,反复推敲,细致“打磨”一堂课,“磨课”是把一节普通的常规课打造成一节优质课的过程。

“磨课”活动开始了。联校组建了所谓的名师团,到下面学校去“磨课”。我做为名师团的一员,深感愧对这一称号,又深感责任重大。我下决心一定要不负使命,出色完成任务。

“磨课”前,我首先对所选的课做了精心准备,从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究。通过几次“磨课”活动,我发现和相对应的被磨教师相比,其实我们各有所长。可能是自己听的课多点,看的书多点,被灌输的新的教学理念多点的缘故,我的教学方法和他们相比比较接近素质教育的要求。课堂中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起到一个引领、组织、激发、点拨、合作、提升作用。被磨教师的业务能力都非常强,特别是他们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到震撼。和我对应的几位被磨教师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但他们的工作态度、学习精神是我没想到的。每次听他们的课,虽说是听的家常课,但课中的设计,从教材的设计到教具学具的设计甚至是问题的设计,都做得非常到位,非常细致。可见平时工作的扎实,课前的用心。

通过这段时间的“磨课”活动,我把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带给了被磨学校的相对应教师,而他们的敬业精神、认真的工作态度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磨课”不仅让被磨教师得到了专业提升,而且让我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是我专业成长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磨课活动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